保卫处(武装部)-gongan
 首页  部门简介  新闻在线  安全常识  治安管理  政保在线  军训园地  文件制度  通知公告  资料下载  联系我们 
安全常识
资料下载
鲁东大学校内职工车辆免费通...
毕业生家长车辆出入模版
校外公务来访人员、车辆进校...
鲁东大学调取监控录像资料申...
校园110报警电话
校内报警:8110
报警电话:110
急救电话:120
火        警:119
交通事故:122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安全常识 > 正文
 
【开学第二课】校园防火大“烤”验,你能通关吗?
2019-09-04 10:12   审核人:   (点击: )


每日一问:亲,今天你学习安全微课了嘛?

 新学期即将开始,经历了炎热的暑假,各位Rucer是否还对高温心有余悸呢?

——不过,相比于天气的炙烤,更恐怖是的火灾。学校人员集中,防火重点部位多,很容易发生火灾。众多校园火灾的惨痛案例告诫我们要重视高校防火。

所以,今天的开学第二课,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校园防火知识吧~


1 常见火灾隐患及起因

宿舍

宿舍是火灾隐患的重灾区:


1、违章使用电器

个别学生为图自己方便或省事,违规使用"电炉"、"热得快"、"电热杯"等大功率电器,可能会导致电线超载引起火灾。

2、私自乱接电源

有的同学私拉乱接电线、网线,增加了线路负荷,易导致火灾发生。

3、在宿舍吸烟

烟头表面温度为200℃-300℃,中心温度可达700℃-800℃,超过了棉、麻、毛织物、纸张、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。

4、使用炉具

有的同学图方便在宿舍使用酒精炉等煮面条给校园安全造成隐患,对同学们生命和财产构成威胁。

5、燃点蚊香

蚊香具有很强的引燃能力,一旦接触到可燃物就会引起燃烧,甚至扩大成火灾。

6、使用蜡烛

蜡烛作为一种可以移动的火源,稍不小心,就可能烧熔、流淌,或者倒下,遇可燃物容易引起火灾。

教室(计算机房)

1、房门不畅通(门背后常堆积大量杂物)或只开一个门。

2、使用大功率照明灯或电热器,使用火炉取暖,并将火炉放置得跟易燃物过近。

3、违规使用电子教具,造成瞬间负荷过大或电线短路。

4、线路老化或超负荷工作。

5、不按安全规定存放易燃物品。

6、在教室内吸烟、乱扔烟头。

礼堂、报告厅

1、电线老化或线路长期超负荷工作。

2、乱扔烟头。

3、大功率照明灯具过于靠近幕布或其他易燃装饰物。

4、安全门关闭,疏散通道不畅。

5、场馆内严重超过额定人数。

图书馆

1、可燃物质多

图书馆收藏的各种文献和报刊、木制桌椅板凳大多属于易燃物质,而且这些物品摆放比较集中,一旦遇到明火,极易造成大面积受损。

2、电器设备多

电子阅览室电脑较多,线路多且复杂,易导致电荷较大、线路老化等问题。此外,图书馆照明设备多,长时间工作产生热量大。

3、人员流动大

图书馆人流量大,违规操作使用电器设备,将火源带入图书馆等现象难以杜绝。

4、火灾蔓延速度快

图书的燃烧特性表现在燃烧速度快,温度积聚迅速。木构架及书籍在起火之后,必须在15到20分钟内进行有效施救,否则会出现大面积燃烧。

实验室

1、实验室用电不当

供电线路老化,超负荷运行,导致线路发热,引发火灾;高电压实验室电器设备发生火花或电弧、静电放电产生火花等引发火灾。

2、易燃易爆化学原料

易燃易爆的化学原料,如果因为保管不当,或者在做实验的时候操作不当,都很容易成为实验室火灾的隐患。

3、实验操作不当

实验室负责人,或者老师在带领学生做实验的时候,由于疏忽或者学生实验的时候操作不当,很容易导致火灾隐患。

2 防火小贴士

日常防火

1、选用安全电器(带有3c标志的电器),不要超负荷用电。

2、学会使用灭火器并清楚离自己最近的安全出口的位置。

3、学会求救与自救,不要贸然采取跳楼等危险自救行为。

宿舍防火

1、不要在宿舍违规使用明火,不要使用违规电器。

2、使用安全的插座,不要超负荷用电和私接电线。

3、不要将插座等放在床上,充电时应格外注意。

教室、实验室防火

1、定期检查教室和实验室线路,及时检修。

2、保证安全门和疏散通道畅通。

3、禁止吸烟,严格控制明火的使用,实验室要保持整洁有序,防止化学品反应。

体育馆、报告厅

1、易燃物品远离电源。

2、安全通道需保证畅通。

3、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。

“燃”

火灾猛如虎,防患于未“燃”。

小编再次呼吁大家认真学习防火知识,

牢筑我们的校园“防火墙”。


关闭窗口

版权所有:鲁东大学保卫处(武装部)
地址: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     邮编:264025
校园110指挥中心:0535-6681030  报警电话:0535-6658110  学校内线:8110 
Copyright &copy2009
www.gongan.ldu.edu.cn  All Rights Reserved . 

鲁ICP备号: 09096634   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9号